监听音箱应该竖着放还是横着放?
可能很多音乐人都有这么个习惯,喜欢看一些工作室的展示视频,一方面是别人各种各样的设备可以大饱眼福,另一方面是多多少少能学到一些知识。那如果你有这样的习惯的话,你或许注意到了大家对音箱的摆放,大致分为两种:横放及竖放。那么问题来了,监听音箱究竟应该怎么放?两种摆法会带来怎样的收益和问题?
1
分频设计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简单了解一下监听音箱的设计。我们日常见到的监听音箱主要分为双分频与三分频音箱,通俗来讲就是一个音箱有两个单元还是三个单元的区别(注意这个说法并不严谨)。
那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设计?一个单元不行吗?
只有一个单元的音箱并不是没有,但这种音箱通常都只是主打性价比的智能音箱,音质往往不是它们所追求的东西。
出于这个原因,分频设计应运而生——将人耳的频率范围划分成多块,分别用不同的扬声器单元进行重放。双分频音箱就将频率范围分成两块,三分频就分成三块,其余同理。但这样的分频设计会带来了新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就是为什么双分频音箱一般都是竖着放的原因——分频点的相位抵消问题。
2
相位抵消
上面所说的分频设计是通过滤波电路来实现的,虽然理想中的滤波器的斜率是无限大,也就是笔直一刀切下去的,但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这样的滤波器。
以一个简单的双分频音箱为例,你在用户手册中会找到它的分频点,我们假设是1.8kHz,理想来说这个音箱的低频单元重放的应该是20Hz到1.8kHz的信号,而高频单元则会重放1.8kHz到20kHz的信号,两者相互补充但互不重叠。
但实际上低频单元重放的信号中却包含略高于1.8kHz的信号,而高频单元重放的信号中也会包含略低于1.8kHz的信号,两者之间存在一个相交的部分,这个部分就会产生相位抵消的问题。
双分频音箱之所以被设计成竖放是因为这样能保证当听众偏离中心时,高频单元跟低频单元到达听众耳朵的距离差几乎为0,但当你把原本被设计成竖放的双分频音箱横着放的时候,这一点就被打破了。
这个时候你再去左右移动的话,高音单元跟低音单元到达你耳朵的距离差便不再为0,原本相位差为0的两个声音可能在某一点变成了180度,也就是相互抵消,从而声音产生巨大的变化。
按理来讲,这个问题在三分频的音箱上也会出现,但为什么三分频的音箱通常却可以横着放?这是因为三分频音箱的分频点与双分频音箱不同所决定的,我知道大家不喜欢数学,所以我们光定性,不定量的聊。
上文假设的双分频音箱,其分频点为1.8kHz,这个范围的声音波长在18.9cm左右徘徊,也就是说当两个扬声器距离我们耳朵的距离差为9.45cm(18.9/2)时,就会产生一个180度的相位差,1.8kHz的信号将被抵消,我们耳朵完全听不到。
要达到上述这样的距离差,我们需要水平偏离中心多远?
正常的监听距离,我们仅仅需要偏离中心大概15到25cm即可,也就是说你随便扭扭头,伸手够够旁边的乐器或者效果器,你听到的声音便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但三分频音箱的低音单元与中音单元的分频点一般都在400Hz左右,此时波长已经接近一米了,相比1.8kHz的18.9厘米要长了将近5倍,这个时候你稍微左右挪挪,就算动作稍微大点,声音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三分频的音箱通常可以、也建议横着放。
所以,监听音箱应该竖着放还是横着放?
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是查查自己使用型号的用户手册,根据厂商建议的摆放方法进行摆放,就是最省事儿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