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拨片扫弦技巧,拨片触弦位置手臂摆动幅度详细解读
吉他使用的“拨片”,我们也叫“匹克”(pick的音译)。拨片有多种材质制成,塑料、尼龙、贝甲甚至是金属,比较常用的是一种由"赛璐珞”(celluloid的音译)材质制成的拨片,它比较耐磨。拨片扫弦相对于指甲来说,声音更加清脆明亮、干净利落。从心里层面,也会让自己更加的轻松愉悦,不用担心指甲磨损,也不用担心速度很快时会伤到手,可以随心所欲的扫弦,非常爽!
我们就以下面5个问题进行详细的分享讨论
1、拨片扫弦时手指应该怎样抓住拨片?
2、不同厚度的拨片哪一种更加适合扫弦?
3、拨片扫弦的动作要领
4、拨片触弦的角度
5、扫弦的力度要多大?
下面是6种拨片扫弦常用节奏型1、拨片扫弦时手指如何抓拨片?
①右手食指自然弯曲,侧面朝上
②将拨片放在食指侧面第一关节上,拨片超出食指指尖五分之二的长度(比一半少一点),拇指第一关节指肚压住拨片的后半部分。
③拨片朝向不完全与拇指垂直,拨片尖头要稍微往外侧偏一点,也不完全与食指的第一指关节平行。
④食指和拇指不需要很用力地捏住拨片,手指放松,力度适中,只要拨片不掉下来就可以。
2、哪一种厚度的拨片更加适合扫弦?
①拨片有各种不同的厚度,常用薄的拨片有0.46mm、0.58mm,中等厚度的有0.7mm、0.8mm,较厚的有1.0mm、1.2mm、1.5mm。
②拨片越厚,它的硬度就越大,弹性越小,弹出来的声音比较扎实、颗粒感强。一般木吉他弹分解和弦或者solo可以使用0.7mm或者0.8mm的拨片,它弹出来的音更加厚重有颗粒感。电吉他弹solo一般会用1.0mm以上较厚的拨片。
③木吉他扫弦一般用0.46mm或者0.58mm的薄拨片,它的弹性大,容易弯曲。在扫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拨片本身接触琴弦之后的自然弯曲,从而减轻手腕的压力。
越是厚的拨片,扫弦时对手腕的转动要求是越高的。比如1.5mm拨片,它很厚很硬,在扫弦的过程中,拨片几乎是不会弯曲的,要想扫弦流畅,就得完全依靠手腕的大幅度转动。如果是薄的拨片,在扫弦的过程中它本身会弯曲,对手腕转动要求会低一点。
可以这样理解一下,比如你不转动手腕,完全靠小臂的摆动扫弦。往下扫,当拨片碰到琴弦时,薄的拨片会向上弯曲顺利划过琴弦,厚的拨片不会弯曲它就会卡在琴弦上,这时就需要靠手腕的转动改变拨片和琴弦接触的角度,顺利扫弦。
所以,用薄的拨片扫弦,拨片本身的弯曲结合手腕的转动,扫弦会更加的顺畅、轻松。
3、拨片扫弦的动作要领
①抓好拨片,手腕放松,以手腕自然的甩动为主,带动小臂运动。
②控制手臂摆动的幅度,下扫时拨片最后的停留位置在吉他的下码下方附近,小臂与琴弦接近垂直。上扫时拨片最高点位置,大概在6弦和吉它上边缘的中间。这个手臂的摆动幅度,适合大部分弹唱扫弦。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弹唱过程中所处不同的情景以及情感的变化,适当加大手臂的摆放幅度,使得情感更加激昂。原创歌手许巍,弹木吉他扫弦时,手臂的摆动幅度是比较大的。
③快速扫弦时,主要靠手腕的转动,手臂运动幅度很小。
4、拨片触弦的角度
往下扫时拨片与吉他面板不是垂直的,拨片尖的那头往上翘,与琴弦形成60°~70°的夹角,斜着往下扫,这样扫弦会很顺畅。
接触琴弦的地方也不是拨片尖的正面,拿拨片时拨片尖的那头稍微往手心里勾,用拨片尖和拨片尖外侧边缘的那个地方扫弦。拨片和琴弦也是60°~70°的夹角。
拨片整个的运动过程:
①一开始拨片尖头往上翘,斜着迅速下扫。
②到了下面,拨片尖是朝下倾斜的,这时往上扫弦,上扫时最开始接触琴弦也是斜的。
③也就是说无论是下扫还是上扫,一开始拨片都是斜着接触琴弦顺着划下去的,从斜上到斜下(或者斜下到斜上)只是在扫弦的中间做了转换,开始都是倾斜着入弦的,这样扫弦就会非常顺畅。试想一下,如果拨片一开始垂直地接触琴弦,这个阻力会比斜着扫大很多。
5、扫弦的力度要多大?
一般拨片扫弦时力度都是比较大的,这样扫弦刷的一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主要通过拨片入弦的深浅来控制扫弦的轻重。用很大的力扫,扫出很轻的声音,让拨片入弦浅一点就可以做到,而且这个轻的声音你会觉得它很干脆,很有力道,这就是典型的用大力,干轻活。当然,用力的大小也是会影响扫弦轻重的,通过拨片入弦深度和力度的大小结合控制扫弦的轻重会更加的合理。
从曲子本身的节拍规律控制扫弦的轻重。四四拍的曲子每小节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四三拍(强—弱—弱),四二拍(强—弱),八六拍(强—弱—弱—次强—弱—弱)。
也可不用那么拘束,根据自己的情感控制扫弦的轻重,到了歌曲高潮感情激昂时可以适当扫重一点。如果在表演时,看到观众反应热烈时,也要根据现场的情况扫重一点,让气氛更嗨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