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这个城市的地痞流氓用音乐干翻全世界
•
2021-4-1
•
钢琴乐谱 •
阅读 403
“30 年前,这一座城市的地痞与流氓,用音乐干翻了全世界。“
有这么一些音乐人,并不像披头士、鲍勃 · 迪伦、迈克尔 · 杰克逊...这种顶级巨星一样声明贯耳:但他们却用自己独特的能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音乐人...
他们之中,有些人的专辑封面,被新裤子乐队主唱彭磊印在了 T 恤上,而后者也在节目上唱过这首歌;
有的乐队,则是去年乐夏冠军重塑雕像的权利最爱的其中之一;
而其中也有人,被人称为“在 20 世纪 80 年代,终于让摇滚终于呈现出了与猫王年代完全不同的风致;以及,他们其中还有人,曾唱出了甚至不输国歌传唱度的经典歌曲,并是很多当下摇滚主唱“一生无法摆脱掉的阴影“;这一群人是 Joy Division 欢乐分裂、The Fall 堕落乐队、The Smiths 史密斯乐队,以及 Oasis 绿洲乐队... 他们的名字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应该并不陌生:通常的说法是,如果你是一个正在进阶的乐迷,那么听完流行的下一站,就是这里了,英伦摇滚。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英伦摇滚是利物浦的阵阵海风,是伦敦那些林立的音乐工厂,而除此之外的映像,则是鲜活的能量:比如说,明亮又简单的四四拍。这种鲜活的能量最集中的来源,是英格兰地区西北处的一座城市,曼彻斯特。
而这也是开头被音乐人当作偶像的那些传奇乐队,共同的起源地。提到曼彻斯特,即使你不熟悉那些具体的景象,但只要你看看照片,就会感受到一种反差感:上世纪 70 年代,这里几乎是一座“废都”;硝烟尚未散尽,空置的厂房勉强见证着当年工业革命的辉煌。而当地人会用“破旧的”,甚至“冰冷的“来形容它。但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如你所见,产生了代表英伦摇滚的那一批音乐人,产生了曼联和曼城这样扮演着流行文化重要一角的球队,成为了摇滚黄金年代的象征,甚至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无数热爱音乐,或者将其当成毕生梦想的人。“绝处逢生”,也许只有这种坚定和热切的描述,能概括其中这群人的成长。
曼彻斯特的底色是带着灰的,从足球场,到郊外水塘,再到桥脊和路道,少年在这里成长起来,他们是穷小子、劳工阶级、甚至是地痞和流氓;
与此同时,这些热爱音乐的人又在进行着一项伟大的革命,从狭小的出租房,到大雨倾盆的舞台,再到城市的第一间音乐工厂...有太多值得回味的瞬间:
Joy Division 乐队的四个人站在曼彻斯特的休姆桥上,拍摄了摇滚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张照片:在白雪覆盖的城市景观里,留下那一抹微小又瞩目的背影;
The Smiths 乐队用鲜花装点了庄园俱乐部,让本来单调的色彩变得艳亮起来,洋溢着明确的青春和新奇立场;
甚至还有一些更生活化的瞬间,绿洲乐队的主唱 Liam Gallagher 在一场美国巡演后,坐在沙发上,看着苏富比拍卖行的价目表,选购他心仪的披头士乐队的纪念品...
这些瞬间,让曼彻斯特灰变成了极致的黑与白,而后又融入到整个英伦摇滚的历史里,汇成了更珍亮的色彩。
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传奇:而是在一座不起眼的城市里,那些看似各行其道的力量,不断地交汇又催生,以巨大的能量,最终影响了全球。
从幽微的起点,到光辉的顶端,这一切,都被英国音乐杂志 NME 首席摄影师凯文 · 卡明斯记录在了他的这一本摄影集里。
《曼彻斯特与英伦摇滚:
在倾盆大雨中寻找光明》
当你翻开这一张张照片,并为每一个经典的时刻停驻:感动我们的,比起那些具体的成就,更是那些写满了憧憬、迷茫和梦想的瞬间被如此真实地记录了下来,青春的珍奇,音乐的魔力,在镜头下一览无余。
在最见不到光的黑夜里,找到最热烈的光亮。
一本书,带你穿越英伦摇滚最好的 30 年
这是一本摄影集。但又绝非简单地将舞台上的高光瞬间集合到一起。在这本书里,作者采用了时间顺序的记录手法,在照片和文字里,你可以了解到这群“穷小子”的成长轨迹:如何在破落的城市角落里“无所事事”,又是如何登上万众瞩目的舞台;他们曾分散在充满着“蒸汽和汗水”的市区,生猛地长大,城市的到处是铺满鹅卵石的小巷、后街与阴暗角落;还有更暗处,有一些底层人民在做一些鬼鬼祟祟的交易...在街头,在地铁站,在厂房,在每个角落,留下青春的印记;但当遇到了音乐,这群地痞流氓的生命也被就此改变。他们从最小的俱乐部开始聚集,把荒凉的场地打造成喧闹的舞台,在这里遇见到他们从未见过的那个世界:而这一群人,在走过了无数的地下俱乐部,喝了无数瓶酒,经过了无数次阴冷的街头之后,终于有一天,他们面对的千万只眼睛和双手...翻开一本摄影集,更像是一场探寻之旅,你能捕捉到每一个真正重要的时刻。NME 黄金摄影师的镜头 x 亲历者的文字讲述
根据资料汇编成的文字,虽然知识点到位,但有一些更充满情感的细节,却没办法被呈现。而这本书的讲述者,从摄影师到评论家,都曾是亲历过那些时刻的人。凯文 · 卡明斯,是英国最著名音乐杂志 NME 的首席摄影。他记录过太多摇滚史上的传奇时刻:从大卫 · 鲍伊到他最著名的那张站在曼彻斯特休姆桥上的白雪茫茫中的 Joy Division 乐队:而另外一些精彩时刻的前史后果,卡明斯则找到了他的那些老友,同时期的 NME 作者来讲述,看似普通的瞬间是如何改变了整个流行音乐的进程。
通常会被省略的那些名字、场所、以及若隐若现的历史事件,都将以生动明晰的文字一一呈现。
这是一种矛盾的情绪:摄影师和评论家们会被这些年轻人过于张扬的力量惊讶到,但更多时候,他们会承认,这是一种无敌的魅力:
当那些目光熠熠,打扮个性,不羁又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站在你面前,没有谁不会向往。
你也许可以在网路上找到这些图像其中的一些:但如此完整地呈现,却还是第一次。比如在这张黑白的照片里,抽着烟的 Joy Division 主唱 Ian Curtis,忧郁的眼神,与他胸前的红星徽章一道,形成无尽深长的感伤。
但将所有这些瞬间进行一次完整地呈现,让这本书显得独一无二。这群生长在一座近乎被废弃的城市。而势必要横冲直撞的年轻人,正游走在明与暗的交接处。而这本书仿佛像那个时空的一个镜头,跟随着他们每一次重要的成长。随便翻开一页,你都能以最快的方式读取到信息:这些年轻人是谁,他们在哪里,这是什么时候;
从毛头小子,到功成名就的巨星,了解这些人以及与他们身边相关的一切。
每一页,都是一桩盛大的音乐图景:在一张张充满能量的照片里,找到你所想的,以及未曾知道的那些英伦摇滚的风格定义。往往也是一些当时看起来平凡的瞬间,回顾时发现早已成为音乐史上的浓墨重彩。这不是一本“看过就不会忘的书“,因为无数珍奇的知识点以及图片才构成了这段浩荡的摇滚历史:但这是一本每次打开,都会找到新的细节,有新的体悟的书。
这是一段关于一众传奇音乐人在曼彻斯特的成长史,也是上半个世纪流行文化那些最关键的部分:从乐队到时尚到态度的全记录;某种程度上,它也跳脱出了过于具体的音乐人和城市的概念,而成为了一种能量的体验旅程。
如何找到意义,并紧紧地把握住它,然后蓬勃生长:从人到城市,从照片到文字,都完美体现了这一点。
翻开它,去感受和世界热情碰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