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伴奏?对不起这个锅我们不背
记得之前的一个综艺节目中歌舞表演的两个演员争咖位。一个说谢谢某某老师的伴舞,一个回应说谢谢某某老师的伴唱。人名我就不说了,因为说了大家都认识。
而在钢琴的世界,只有谢谢某某的伴奏,没有钢琴有机会装x的说一句谢谢某人的伴唱啊!!因为压根就没人采访钢琴,宝宝的手里只有琴键没有话筒啊。
下面我为钢伴正个名,他们是有多不容易。

钢琴伴奏,正经应该叫钢琴协奏,其中包括器乐与声乐。器乐又包括:二重奏,多重奏,还有交响乐内的大型合奏。声乐包括歌剧指导,艺术歌曲合奏与音乐剧等比较通俗的行当。
歌剧指导
歌剧指导可以代替乐队排练。毕竟一个交响乐团百八十号人,不可能陪着女高排练两个月。所以钢琴一个人一对一陪护就够了。
对不起虽然我们达不到您要的整个场地炸翻的音效效果,但是恐怕我要小点声音弹才能不盖过您的嗓音,这样观众才有可能听见呢。(嘴炮打起来!!谁怕谁啊!)

歌剧指导也是半个指挥。指挥在大多时候都在统筹全局,不可能长时间的盯着细节处理。而且声乐有个问题就是他在自己唱歌的时候是听不到音准的。所以这时候就需要一双专业的耳朵去引导他们。
歌剧指导必要时也是语言导师。歌剧对于发音部位非常非常的要求高。舌头抬高了一毫米,发声就不对。这时候就需要歌剧指导纠正他们的发音。那有人就问了:你行你干嘛不上?正所谓各安其职,歌剧指导可以指导发音,但他不用唱啊!
综上所述,歌剧指导就好像电影里的幕后。默默在暗影中,幕布后为艺术作品奉献着。
艺术歌曲方面:
钢琴与声乐的关系是合作而不是伴奏。两个人同时同等重要的完整一个双人作品,没有主次之分。很多有名的歌唱家都是终身与一个钢琴家合作,就好像玖月奇迹一样,不是凤凰传奇谢谢。而像艺术歌曲这种小众室内乐,需要演员对文学有极深的理解。

因为艺术歌曲的歌词都是歌德啊,普希金啊的诗。大家想想学会一种语言到日常交流的程度已经够难的了吧,能理解诗句是什么样的级别。
这么说吧,很多中国人对唐诗宋词都只是知道皮毛呢。而艺术歌曲要求理解各个国家,各个语言的诗。记得我之前第一个学期上艺术歌曲课,一学期下来德语打招呼倒是一句没学会,就知道啥云啊夜啊风啊这种飘飘忽忽的东西了。
而当两种声乐与钢琴合作的时候,由于艺术形式的巨大差异,往往会产生极大的矛盾。
关于转调:
声乐总是觉得转调很简单啊。不靠谱的歌者往往演出前几个小时给钢琴一个新谱子,说:“我还是觉得那个key对我来说,太高了我们还是换成降g小调好一些。”然后拿手指尖轻飘飘的递给钢琴一张200个降号的谱子。这时候,如果钢琴没有把他弹拉赫玛尼诺夫的手指尖扣住您的眼珠子算他脾气好。

科普:钢琴要练出来一首曲子是非常难的,特别是调性复杂的曲子,指法要全改。而且对于快速的曲子其实一定程度上要依靠肌肉记忆。
所以临时改调号等于把钢琴的肌肉记忆归零。而且很多艺术歌曲钢琴部分的难度不亚于钢琴协奏曲,大家想想一天弹完演出一首贝多芬钢琴协奏曲是怎样的噩梦体验(即使一首歌只有3分钟,即使能看着谱,如果非要严谨的说)。
关于灵活性:
有的爱甩锅的声乐会说:“我的钢琴太差了。在那段华彩,我应该是舞台上最闪耀的星啊!但是他没跟上,整个音乐的节奏都被他破坏了。我今天状态是多么高昂啊!可惜了了~” 边说边翻个嫌弃的白眼。
科普:钢琴有时候就好像声乐的避风港。在后面默默的托着声乐,跟着声乐律动。所以声乐有一切或经常发生或临时的问题都要靠钢琴灵活应对解决。
比如:如果声乐今天起快了,钢琴要加速弹;声乐今天忘谱了,钢琴要做背后的提词器;声乐今天该进的地方没进去,钢琴要拐个弯神不知鬼不觉的在弹一遍引子。
所以台上的钢琴就好像是一个狙击手,每一个子弹消灭一处问题。声乐不一定能看到多少,但钢琴能看到大多数。大的舞台失误自然是大家都背锅,但是小的问题只能说钢琴尽力了。他也不可能发发都10环。与其责怪钢琴没打好照应做好避风港,倒不如想想自己这的风浪是不是也忒大了点。
说到这大家发现了吗?钢琴协奏一定程度上就是个捧哏的活,用行业鼻祖于谦的话说,赚的就是这挨骂的钱。所以请大家且用且珍惜,哪天骂的窜火了,撂摊子不干了。声乐也只能两眼一摸瞎。毕竟这活儿的确也不太赚钱啊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