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弹古筝要戴指甲而弹吉他就不需要?
为什么琵琶,古筝都带保护甲,而弹吉他就不需要?
1、我们古筝戴的指甲,叫做“义甲”,也叫古筝指甲。功能不是保护原有的指甲,而是为了弹奏效果更好。
实际作用就跟吉他的拨片是一样的,你可以把我们的古筝指甲视为一种“弹古筝用的拨片”。
所以,我们不叫保护甲——你以为是守护者之铠么?
要么以后我们的指甲做成这样:
大指加强韧性减少控制、食指出物抗减少攻击速度、中指出魔抗加强法术防御、四指出重装脱战回血……
说起来,这么一来的话,人家琵琶还能加个辅助提高练琴效率???
2、我们古筝有时候也不是必须戴指甲的。据说有个民国古筝大师,因为自己的指甲生得很硬,所以弹琴是不戴指甲——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但,实际上,不戴指甲其实是能弹古筝的——只要你手指受得了。以前我还专门写了篇推送,告诉大家,练古筝要戴古筝专用的指甲。
现在想想,干嘛这么吃饱了撑着?还专门去找古代的诗词来证明,古人弹筝也是包指甲的。谁爱不用,谁不用去——又不是我。
在我们的乐谱上,有些音符上方会写个“肉”,代表这个音要专门用肉指弹奏。因为肉指弹出来的声音不如义甲弹出来的清脆明亮。肉指弹出来的声音较为柔和、低沉,这就可以有特殊音效。
3、古筝的义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事实上,我们的义甲至今还在发展。很多人都以为大指的指甲是自古以来就弯成牛角状的,其实不然。大约二十年多前,我刚学的时候,还没有这种形制的大指指甲。四个指甲全是一样的,只不过你包大指的时候,自己把它斜一点就好。
后来,厂家就做出了牛角状的新型大指指甲。所以,后来的古筝指甲全是一个弯的,三个直的。大指指甲弯成那样,一个是考虑配合手型,另外一个是为了指法弹奏。
其实,至今还有一些老师(包括乐器制作的老师),在指甲的材质、指甲的形状上,继续研究开发。我有看过非常奇特的古筝指甲形状,上面的触弦部分极小,而贴在指腹的部位极厚。非常神奇,很有意思。
写这一点的目的,是为了给题主一个借鉴:一种乐器的配件,比如扬琴的键子、古筝和琵琶的指甲,其诞生、发展、创新,其目的都是出于“为了更好的演奏这种乐器”。
所以,落实到这个问题上,“为什么古筝琵琶要包指甲、吉他不需要?”
很简单啊,就是为了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