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之王钢琴的发展史
钢琴发展史
钢琴的前身是十六世纪前的击弦古钢琴,也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德西马琴、克拉维卡古钢琴等。当时的琴弦装配与纵面,几乎完全等长,音域为21/2个八度音程。琴键数目并不确定,从20到30键不等。十六世纪后,羽管架式的键盘钢琴诞生,意味着钢琴发展的重要转折。
1698年,意大利管风琴制作大师巴尔托洛梅奧?克里斯托弗里以锤子击弦从而获得音调的思路,将一台羽管键琴改为外形结构与羽管键琴相似的古钢琴,这种乐器既结合了羽管键琴洪亮的声音,也保留了楔槌键琴的音乐表现力,即槌击钢琴。槌击钢琴的面世意味着钢琴内在结构的重大演变,敲击琴弦的木槌与键盘连结成一体,初步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键盘钢琴。
1709年,克里斯托弗里又制造了“翼形钢琴”Piano-forte,意为“弱-强”琴。Piano-forte能够同时演奏强音与弱音,从此开始了钢琴艺术的新纪元。此后,克里斯托弗里将所有闲暇时间都投入到了钢琴相关的革命性发明工作之中,从1709年到1731年逝世,克里斯托弗里一共制作了多达25架钢琴,是当之无愧的“钢琴之父”。
击弦古钢琴
在之后的一百余年间,无数乐器制作大师对钢琴的雏形进行了各式各样的改造:改进触键过重与高音区微弱的缺点(这是著名的“平均律”之父巴赫的改进意见);用金属支架替代木质弦架,引入复振式杠杆传递装置增强钢琴的音乐表现力;发明铸铁型钢琴框架,大幅提高钢琴音值的持久性。
直至1860年,人们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钢琴时代——德国人楚姆佩用杜西马琴带动钢琴的机械联动装置,将长方形音箱、琴弦以及其他连接件组合在一起,设计出了“方钢琴”。1883年,英国的钢琴制造大师布劳得伍德在改进低音区音域的同时,使用踏板代替了操纵弦钮和膝板。
这时的钢琴,就已经和我们今天演奏的钢琴相差甚微了。
击弦古钢琴
尽管钢琴在被发明出的第一个世纪,一直背负着“锅炉工做出来的粗陋机械”这样的污名,最终依然凭借本身出色的音色特征与情感表现力征服了广大听众。更重要的是,随着时代变迁,偏好拨弦古钢琴的巴洛克风格转为了古典主义。钢琴音域丰富宽广、音色细腻洪亮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在钢琴的制造技术提升与结构装置改进的过程中,无数伟大的音乐家纷纷出来为钢琴“代言”,通过一首又一首出色的作品将钢琴这一乐器成功普及,甚至成为了古典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
一百余年来,雅马哈钢琴在继承了传统制造技术的同时,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让钢琴有了与流行音乐更高的适配性。雅马哈钢琴内部精密的组合技术体现了雅马哈长年经验积累的艺术及技术结晶,使每一架雅马哈钢琴都被赋予了非凡的生命。
钢琴是人类历史上最优美的乐器之一,更是被最多爱乐者推崇的乐器之一。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钢琴的结构依然在不断改进,也有许多有着独特功能的钢琴类目被研究发明,比如雅马哈于1986年开发的自动演奏钢琴DISKLAVIER系列。我们享受着钢琴为我们演奏出的音符,享受着这些音符里带来的感动,也期待着未来钢琴的发展与演变。
你们觉得一百年后的钢琴,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